丝纶

拼音
sī lún
注音
ㄙ ㄌㄨㄣˊ
“丝纶”基本解释

解释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2.钓丝。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国语辞典丝纶sī lúnㄙ ㄌㄨㄣˊ

  1. 语本《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用以称帝王的诏旨。《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献纳枢机,丝纶允缉。」唐.韩愈〈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

“丝纶”造句

1.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

2.卿才能素著,久任股肱,特简丝纶重地,赞理机务。

3.闺门雍睦,动遵图史之言;车服有庸,早荷丝纶之宠。

4.“藏二”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舟,二桨;钩,二环;酒,二锅头;秋,二目秋波。俺最懂你“二”,所以“藏二”诗送你,你懂得。

5.王基缔构,协赞谋猷,羽檄交驰,丝纶间发,文诰之美,时无与二。

6.内侍帷幄,外吐丝纶,威厉风霜,志回天日,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

7.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8.俗话说“:世掌丝纶,可以攻玉”,我们要努力学习发达国家之所长,以弥补我们经济落后之所短。

9.万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