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流

拼音
sú liú
注音
ㄙㄨˊ ㄌㄧㄨˊ
“俗流”基本解释

1.流行的习俗。
2.庸俗,不高雅。
3.指庸俗之辈。

“俗流”造句

1.俗流传的梁祝版本中,马文才身份是一个太守之子,并非梁祝二人的同窗学友。

2.俗流弊是我们应当反对的,不可以随波逐流.

3.官民因循守旧,习于苟且时日很长,士大夫多不恤国事,赞同俗流陋见取媚于众。

4.我以为你骨骼清奇非俗流,其实居然是个没骨气的,难怪世人说你是没骨花,庭前芍药妖无格,不堪相交,自今而后,姚黄和将离恩断义绝。

5.书中故事介绍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和意味深长的传说,语言通俗流畅。

6.国平兄书法不入俗流,古调独弹。

7.只是他怕阿侬姐妹俩人骇于风俗流言不让他去,就说自己曾做过几年仵工,这谎吹得又有点过了。

8.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9.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这两句明为状景,实际含有他高风亮节,不随俗流的清高人生观。

10.他的诗羌无故实,多出于巷陌俚语,通俗流畅,别具风格。

11.但这这鸿光却非同俗流,乃三阳宗一位前辈精心淬炼的至阳之气,若遇鬼物便自发神童,将之消磨炼去。

12.在屈原看来,战国后期,世道浇薄,人心不古,礼崩乐坏,而自己却热肠古道,不从俗流

13.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以及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是海派报刊兼顾通俗流行与品位的行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