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辩

拼音
sù biàn
注音
ㄙㄨˋ ㄅㄧㄢˋ
“诉辩”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诉辨"。 2.申诉并辩白。

“诉辩”造句

1.诉辩交易制度是美国的一项刑事诉讼特别程序,该制度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司法价值基础和合理性。

2.此制度的设计是在我国调解制度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的诉辩交易及ADR机制提出的,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3.诉辩交易是一种体现程序主义法治范式的反思性整合机制。

4.根据诉辩协让,他还必须完成四百小时的社区服务。

5.文章从诉辩双方以及法官的角度,分析阐述了相对秘密性、合理的保密措施。

6.完善中国式诉辩交易制度,应当在借鉴国外合理做法的基础上,通过立法进行必要的规制。

7.诉辩交易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采取辩诉交易可以使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损失早日得到补偿,也有利于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和谐关系。

8.我国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刑事政策同样蕴涵著诉辩交易的精神。

9.所以,法官在诉讼中并非消极等待诉辩提交的物质性材料,而是运用法律理性来拣选证据材料、指挥诉讼进程、控制辩论范围都起着主导作用。

10.当案件确定正式审判后,诉辩状必须呈交法院。

11.诉辩状中,当事人可提出替换救济要求.

12.诉辩状是向法院提交的,陈述当事人立场和主张的法律文书。

13.并且法官要依据纯粹逻辑的自明性来检测诉辩双方陈述的概念是否周延,推理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