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窭

拼音
pín jù
注音
ㄆㄧㄣˊ ㄐㄩˋ
“贫窭”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贫寠"。 2.贫乏,贫穷。 3.指贫穷的人。 -----------------国语辞典贫窭pín jùㄆㄧㄣˊ ㄐㄩˋ

  1. 窭,贫陋。贫?语本《诗经.邶风.北门》:「终窭且贫,莫知我艰。」贫窭指贫困。《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寔少贫窭,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窭易心,此乃女中豪杰。」近贫乏,贫苦,贫困,贫寒,贫穷,困难,困苦,困穷,艰难,清贫,穷苦,穷困反富有,富裕

“贫窭”造句

1.积万金于箧匮,虽俭乏而不用,则未知其有异于贫窭;怀逸藻于胸心,不寄意于翰素,则未知其有别于庸猥。

2.敛之于富厚之家,散之于贫窭之辈,是小民藉此以得食,而赢得一塔耳。

3.再如管仲“六兴”中的“振其穷”,其具体内容是“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就是给饥寒交迫者以救济。

4.在社会物质供给从贫窭匮乏逐渐步入丰裕充足之后,居民的节约观念越来越趋向于“消费节约”。

5.沈观察夫妇并故,幼子寄食亲戚家,贫窭无人状。

6.另外明朝永嘉人姜准在《歧海琐谈》中说,“中秋夜办酒肴赏月,贫窭也然,不因雨阻,倾城男女往双门观潮。

7.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袁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