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

拼音
shū mì shǐ
注音
ㄕㄨ ㄇㄧˋ ㄕˇ
“枢密使”基本解释

解释

  • 官名。
  • -----------------国语辞典枢密使shū mì shǐㄕㄨ ㄇㄧˋ ㄕˇ
    1. 职官名。枢密院的长官。唐代宗时始置,由宦官担任,后世权任渐重;五代改用士人,权与宰相齐等。宋增置副使,元改称知院,明初废置。简称为「枢密」。

    “枢密使”造句

    1.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2.蜀主欲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以其名位素轻,乃授通奏使,知枢密院事。

    3.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4.靠着一举收回幽云十六的功劳,狄青晋韩国公,叶念思更是直接晋燕王,领枢密使,大权独揽。

    5.在欧阳修的热情荐引下,苏轼先后拜见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还与同年曾巩、晁端彦等相识,结为终生好友。

    6.高山高老爷子是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官至相当于枢密使的高位,且进入过核心阶层,退居二线后也是中顾委委员成员之一。

    7.定五京制,改定中央官制,废元帅府,改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主管军事。

    8.就说南宋那位左丞相兼枢密使吴潜吧,他为官40余年,敢于直言,对朝中大大小小的奸佞人物总是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打击,即使对皇上的过失,也敢正言直谏。

    9.五代宰相的权力遭到枢密使、翰林学士和端明学士的侵夺和分割,受到极大限度的削弱。

    10.因此与南院枢密使楚王耶律兴,北枢密院使齐王耶律高密议,准备在秋高马肥之际,以铁骑三十万攻略宋国北部。

    11.臣无能,请陛下降罪,臣愿辞去枢密使一职,望陛下任选才能,平叛德州,臣恳请准臣致仕,终养天年。

    12.王绘春饰演的枢密使赵普作为赵匡胤的得力谋士,多次献策提醒,更在皇帝决定重文抑武以治国之时,献计收回武将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