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

拼音
shǐ lùn
注音
ㄕˇ ㄌㄨㄣˋ
“史论”基本解释

解释

史论 shǐlùn

[historical works;historical essay] 评论历史的著作

“史论”造句

1.日本防卫省25日就前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发表美化侵略历史论文一事发表报告,表示要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种族歧视所带来的危害,这正是这篇分析小说中的黑人形象并挖掘隐藏在小说后的奴隶制发展历史论文意义的所在。

3.但1979年韩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高涨,韩国史学界也因此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国史论争”。

4.察其史论研究,难在不厌繁细,爬梳史料,不做无根之谈,以新材料论新问题。

5.哲学命题立意,涵盖史实、史论、史观,并以中国传统史家“属辞比事”和“疏通知远”方式展开,这种结构具有隐喻之义。

6.前四史论赞文体演变与时代论议风潮密切相关。

7.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出现了一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著述,创造了富有战斗性的历史论文体和条理清晰的教科书文体。

8.史论五篇,第一篇,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9.这本书也是误订来的,本来想订三联的一本同名历史论文集,结果订了这本。

10.研究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六经皆史”论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11.史论合一而无专史,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色,是其所长而非其所蔽。

12.他的坎坷经历,他在文艺问题上的真知灼见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对他的现实主义理论、现代文学史论、鲁迅论的研究文章批量出现,成果极为可观。

13.前四史论赞之所以具有其它正史论赞难以企及的艺术魅力,与浸染时代论议风潮密不可分。

14.一本文集,包括四篇论文和一篇访问记,想从中国历史概括出一点规律性东西,属宏观史论,不少观点颇有启发。

15.二战之后形成后现代主义历史概念,在“历史论述过去,但绝不等于过去”基础上,多元审视历史论述方法与解读模式,从而淬炼出多元的思维空间和包容的襟度。

16.流风所及,文学史论著也都喜欢洋洋洒洒,放言高论。

17.以前在军史论坛上,他还和人探讨过一匹战马的消耗究竟可以养活几个步兵,还和人争得恶语相加。

18.从三十年代开始,经由郭沫若的典型示范和社会史论战,唯物史观派崛起,社会科学治史的路线蔚为风气。

19.擅长山水和花鸟,涉猎人物、研习书法,略通史论.

20.他在艺术史论,音乐学,建筑学和艺术教育专业上有博士授予权。

21.这天,正好邱锋寒探长在龙府与龙爷龙在天谈古论今,叙史论时。

22.我想问问你的历史论文要写什么内容。

23.“王船山氏平生所著书,自经义、史论以至稗官小说,于种族之戚、家国之痛,呻吟呜咽,举笔不忘……”。

24.而当今海内学界不胫而走的域外中国史论著,大多是以理论和解释见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