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敏土

拼音
shì mǐn tǔ
注音
ㄕˋ ㄇㄧㄣˇ ㄊㄨˇ
“士敏土”基本解释

1.[英cement]水泥。

“士敏土”造句

1.广州水泥厂的前身是广东西村士敏土厂,于1928年筹建,位于荔湾区西村地段,1931年正式投产,当时的总预算为毫银399万元,占地390多亩。

2.原为广东士敏土厂的大元帅府旧址主体建筑包括门楼两层,为新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北楼和南楼各三层,为亚洲殖民地式建筑风格。

3.孙中山借河南士敏土厂作大元帅府。

4.但黄埔距离市区很远,最终将府址选在了“河南”的士敏土厂办公楼。

5.西村水泥厂,原名广东西村士敏土厂,1929年9月动工兴建。

6.1917年9月广东士敏土厂被征用为大元帅府。

7.大元帅府旧址前身为广东士敏土厂,建于1895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旧址占地面积7965平方米,主体建筑4293平方米。

8.1917年,孙中山率领海军南下广东护法,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时,相中位于纺织路的广东士敏土厂作为大元帅府。

9.据介绍,现万科地块在历史上属于原“广州士敏土厂”的地块,原来是一片厂房。

10.因为水泥是上个世纪初的产物,当时叫士敏土,瓷砖更是后来的奢侈品,中国的建筑从来都是秦砖汉瓦。

11.记者了解到,历史上大元帅府是由1906年建成的广东士敏土厂建在珠江滩涂上两幢办公楼改造而成,1917年和1923年两次被孙中山征用为大元帅府。

12.其前身为广东士敏土厂,始建于清光绪33年,是当时我国第二大水泥厂。

13.最后在7个标有“波特兰士敏土”的木桶里,因为没有人来认领,才发现装运的“货物”——200多支左轮手枪。

14.孙中山大元帅府始建于1907年,原是广东士敏土厂厂址,其建筑出自澳大利亚著名设计师帕内之手,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15.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的情况。

16.2月14日“午后访蔡先生,未遇,留赠《士敏土图》两本。

17.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州,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帅府再次设于广东士敏土厂。

18.他设计了众多既具西式风情兼有东方格调的各式建筑,如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粤海关大楼、瑞记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