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乐

拼音
sàn lè
注音
ㄙㄢˋ ㄌㄜˋ
“散乐”基本解释

解释 1.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2.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国语辞典散乐sǎn yuèㄙㄢˇ ㄩㄝˋ

  1. 一种乐曲:(1)? 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 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2. 宋、元以后,称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艺人为「散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散乐”造句

1.继花儿乐队向媒体透露将以成员单飞的形式解散乐队的消息后,昨日,唱片公司金牌大风举办欢散会,正式宣告1998年出道的花儿乐队解散。

2.26我爱乐,留住心情欢乐的feel,扩散乐趣淋漓的cell,利用尽情娱乐的tool,不做闷闷不乐的fool,打造快乐自我的cool,我爱乐,你爱乐,愿你乐享人生,幸福生活!

3.因为汉代的“百戏”或“散乐”均带有较多的“杂技”成分。

4.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

5.狄叡并不来追赶,只是将碧箫放在口边,一阵悠远而苦涩的箫声缓缓逸散,乐声中夹杂着一股股令人凄惘的情愁和若即若离的忧怨。

6.墓主人壁画左侧第一立面亦为两侍女,手捧茶盘,侧身相对而立,第二立面左侧为侍女,右侧为打大鼓和拍板的散乐吏,墓门两侧各站一位门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