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

拼音
sān kǎo
注音
ㄙㄢ ㄎㄠˇ
“三考”基本解释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

“三考”造句

1.近日,有高三考生晒出其期中考试作文题,写作内容则正是根据韩雪拒吃蚯蚓一事展开思考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一年一度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即将拉开序幕,如何提高思品学科复习效率,这是每一位初三考生及其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

3.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绌陟,命之曰计。

4.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他说服安守本分的老婆,选择选择加盟都唛,经过都唛管理团队3个月的帮扶运作后,可谓宾客满堂、天天爆满。

5.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6.这种“三考修成”的办法,成为乡试、会试、廷试的前身。

7.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

8.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经过再三考虑,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来。

9.“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说的就是通过考核对领导干部进行资格筛选。

10.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11.照《明会典》所说,吏目三年一考,三考满后可由吏部选官。

12.记者了解到,活动当天下午,该校初三级280多名初三考生,在篮球场上排成两列纵队,在老师的指挥下,先做起了按摩操。

13.喔喔,各位少爷小姐们,你们都到了该读高等部的年龄了,所以老爷经过再三考虑打算让你们作为陪行,同玖兰公主一起去黑主学院读夜间高等部。

14.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15.利用市政路开展科目三考试考试科科长蔡昌胜13日表示,新设考场位于光明新区公常路路段,考试道路从东新路转公常路,共分3条考试线路,总长11公里。

16.处于“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之中的曾国藩,对于容闳和丁日昌提出的教育计划,再三考虑,准备上奏朝廷。

17.和往年相比,今年在省内初中就读的初三考生,报名时需提供“考籍异动表”。

18.经再三考虑,只好对原稿加以改写,把排印清样送给他审阅,并说明确是事非得已。

19.自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始于《舜典》。!

20.三,考虑道,冠军为公主之夫及有关因素,参赛人员年龄限制在十八到二十八岁之间,如有谎报年龄者,一经查处取销资格,并将其身份放榜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