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

拼音
bā qí zhì dù
注音
ㄅㄚ ㄑㄧˊ ㄓˋ ㄉㄨˋ
“八旗制度”基本解释

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组织基础上,初建黄、红、蓝、白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为八旗。初建时兼有军事、行政、生产职能。后利用八旗军队加强对各族人民控制,其生产意义渐小。清亡后瓦解。

“八旗制度”造句

1.在中国的清王朝,满州人建立了“八旗”制度,以使自己避免被中国社会同化的目的。

2.满族的八旗制度一向被认为是维系其民族精神、避免汉化的重要制度,而清代历朝皇帝亦力图强固满族本习。

3.顺治七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

4.这种组织形式即使不是在满族八旗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也是受了八旗制度相当大的影响和规范。

5.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

6.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

7.盛京将军辖区的“城”已成为驻防区约定俗成的政区,拥有治所、幅员、边界、行政组织等,驻防制度逐渐演变为带有八旗制度特征的地方行政制度。

8.清代黑龙江汉军旗人的利益争夺反映了八旗制度对汉人的深刻影响。

9.八旗是与八旗制度相伴而生的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群体,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10.这种组织历久不衰,保存至今,与满族八旗制度有直接关系。

11.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12.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

13.第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在中国北方建立了满州的八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