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受

拼音
bǐng shòu
注音
ㄅㄧㄥˇ ㄕㄡˋ
“禀受”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禀受"。 2.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 -----------------国语辞典禀受bǐng shòuㄅㄧㄥˇ ㄕㄡˋ

  1. 承受。《淮南子.修务》:「各有其自然之势,无禀受于外,故力竭功沮。」

  2. 天所赋予人的体性。汉.王充《论衡.气寿》:「非天有长短之命,而人各有禀受也。」

“禀受”造句

1.精,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禀受江南城市中独特的自然山水和生态优势,经国务院批准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中明确镇江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定位。

3.冲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

4.一方面,根据中医的观点,气血“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即遗传因素,另一方面,气血也同样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生活规律等多个方面。

5.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滋生。

6.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

7.所以有人一出生,就很善良,有的却很顽劣,此皆是前世所种因不同,今世所禀受亦不同。

8.气血既禀受于父母给予的先天之精气,又来自于后天脾胃运化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精气产生气与血。

9.祖国中医认为肾为生命之本,禀受先天父母的元气即藏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