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臂

拼音
bàn bì
注音
ㄅㄢˋ ㄅㄧˋ
“半臂”基本解释

1.短袖或无袖上衣。

“半臂”造句

1.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半臂”的源流,并将“半臂”和“背子”、“两裆”这两种容易与它混淆的服饰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尝试对唐代的“半臂”给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定义。

2.一夕,蹑足屏息窥之,见一少年,着青半臂,蓝绫衫,携一卷背月坐,摇首吟哦,若有馀味,殊不似为祟者。

3.她人美,更爱美,她学得最快,问得最多,“野心”也最大,不满足于这次只缝一件半臂,说下次还要缝长裙,还要配披帛。

4.“比肩褂”也叫半臂,是一种半袖外衣,俗称背褡。

5.然后他把初级绕组分成两半,半臂用在屏极电路,另半臂用在阴极线路。

6.宋时杭州的小儿女,七夕之时多效颦‘摩侯罗‘,穿半臂花衣,胸前装饰乞巧时的楸叶、瓜果等图形;靓妆笑语,竞往湖边放蜡制的鸳鸯等一类水鸟,浮于水上。

7.四周只是无垠的竹林罢了,天在条与缝之间被织成一缕一缕。只是极为短暂的几个瞬间,仿佛可以看见前世的影子们显露出银白的轮廓,又须臾消逝。深宫的女眷,佛门的客,半臂衫的云锦,蕨菜青青。落落

8.周陵这时才看清,那少女大概十四五岁,身形瘦削,穿着半旧的水蓝半臂,麻色布裙,头发松松地挽了一个髻,用一根木簪插着,是寻常江南女子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