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午

拼音
bàng wǔ
注音
ㄅㄤˋ ㄨˇ
“傍午”基本解释

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傍午”造句

1.我所记得的赣南农村的“赶墟”,不过是一条窄街摆满葱蒜生姜菜蔬猪肉秧苗农具之类,伴着苍蝇的飞舞,大闹大吵几小时,傍午就纷纷走散了。

2.曾国藩即使在戎马倥偬、军书傍午的战争期间,也仍然坚持写信记日记,他用这种方式来涵养静气,并且将这份静气传输给更多的亲友。

3.在一个秋天的傍午,似乎只有伐木工或者是猎人才会来这里。

4.傍午,母亲倦了,即被富造引进内室的沙发歇息。

5.傍午,我就感觉饥肠辘辘了。

6.傍午夕阳惨淡,隐隐于云翳间,玉兰花坠地作拓拓声。

7.某日傍午,就在杰克逊高地,我到站,木心说,那么再走走。

8.李一之“军书傍午”,何以要不辞劳苦,写下这本近8万字的日记呢?仅是他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吗?显然不是。

9.但见草地依然,大树依然,石子路依然,只是多了若干流浪汉,傍午了,游人如潮,来来往往,他们却一副旁若无人,躺在绿草之上、浓荫之下睡大觉。

10.第三路等候在西距五台四十里的南茹村,攻击敌人的先遣队,使他们不能逃回五台去,等完成了慎重的军事准备,已是傍午时分。

11.可以补充的食物了然无存,清晨傍午,颇为饥饿所苦。

12.傍午时分,我们跟随宝柱和几个小伙子登上了云崖岭,往下一望,立陡立陡的,有些眼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