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
1.殿名。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玺﹐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此指宋殿。清代保和殿为紫禁城内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干清门前。始建于明代,初建时称谨身殿,后改名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清雍正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保和殿”造句
1.最重要的宫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2.国君请看,这里是太极殿,就是您每日上朝之所,沿着太极殿往东则是保和殿,为日宴王公大臣和各国使节的场所……
3.殿试考试却是于保和殿举行的,此处的保和‘一词,意即要保持事物间的协调关系。
4.十二月癸卯,停是月紫光阁、保和殿筵宴。
5.最大的石雕丹陛是在这个石基向下走的地方,朝着北面的内朝,保和殿的后面。
6.历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
7.平台的位置大概在今天北京故宫的保和殿后面,就是两个小后门。
8.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与中和殿构成了这组建筑群的中心。
9.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
10.绕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往前走便是乾清门。
11.最重要的宫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12.在高宗五十四年时殿试地点定在保和殿。
13.当日,捧题官及内阁官由内阁经中左门至保和殿,将皇帝钦命之题陈于殿内东旁黄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