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志

拼音
bēi zhì
注音
ㄅㄟ ㄓˋ
“碑志”基本解释

解释

碑志 bēizhì

[a record of events inscribed on a tablet] 碑文和墓志

-----------------国语辞典碑志bēi zhì ㄅㄟ ㄓˋ
  1. 碑文和墓志,多为纪念功德而作。《南史.卷七二.文学传.刘勰传》:「勰为文长于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长于碑志,世所不逮。」也作「碑志」。近碑文

“碑志”造句

1.这些碑传文可分为碑志文、状文和其他三类.

2.中唐时期的碑志文中有大量的材料反映墓主受教育的情况。

3.遗山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刻画人物,每一篇碑志文都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

4.他将浓郁的悲情引入碑志文创作,并成功地在碑志文中运用了“鹤”、“松”等意象,为悲情的生发营造适合的氛围。

5.本文以高氏碑志为中心,再结合相关的文献记载,试考察与高力士相关的几个问题。

6.“以事写人”是元好问碑志文的重要特色。

7.第四章,主要对庾信碑志文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

8.碑志记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与演变.

9.有几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钱钟书

10.首先,概括了蔡邕以来碑志文创作的基本结构形式,然后论述庾信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

11.鉴于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庾信的碑志文作为论述主体,旨在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与论述,进而为研究整个碑志文发展提供个案支撑。

12.碑志文创作上庾信虽然仍守“蔡氏矩矱”,但也体现出了新变。

13.第三章,主要对庾信碑志文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14.他将碑志文体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与新境界,最后完成了碑志文体的演进历程。

15.新世纪以来,庾信的碑志文作品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的著述也相继问世。

16.现存朝鲜半岛和唐朝关联的金石碑志共有2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