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

拼音
běi què
注音
ㄅㄟˇ ㄑㄩㄝˋ
“北阙”基本解释

解释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国语辞典北阙běi quèㄅㄟˇ ㄑㄩㄝˋ

  1. 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唐.颜师古.注:「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

  2. 帝王的宫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北阙”造句

1.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苏武

2.脱脱只知君命,辨什么真伪,竟遥向北阙再拜,接过鸩酒,一饮而尽,须臾毒发,呜乎哀哉!年仅四十二。

3.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缨其王,羁致北阙

4.大明一统移南偏北阙,虽然太子是嫡系,文星高照妨皇孙。

5.脱脱只知君命,辨什么真伪,竟遥向北阙再拜,接过鸩酒,一饮而尽,须臾毒发,呜呼哀哉!年仅四十二。

6.其中“北阙”蕴涵着双重建筑语言,这与隋唐长安城、关中地区拱卫向心的建筑布局有关。

7.而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8.要知道,北阙甲第位于未央宫正门外,左边是桂宫,右边是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