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戏

拼音
běn xì
注音
ㄅㄣˇ ㄒㄧˋ
“本戏”基本解释

解释 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

“本戏”造句

1.天津戏迷对于京剧如醉如痴,天华景的舞台装饰新颖,座位舒适,白天演出折子戏,晚上大演连台本戏《西游记》等,名角纷纭,轰动津门。

2.《青城》小说故事改编成京剧连台本戏,亦一再造成轰动。

3.这是大本戏《刘海戏金蟾》中的一个短折。

4.这两本戏都好,”觉新忽然插嘴说,他一面在拨算盘珠子,“可惜我没有空.”。

5.今天,昆剧振兴的标志不应该是折子戏的反复会演,而应该是本戏演出的繁荣。

6.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他与寇珠舍死忘生,救出太子。

7.而真正能完整地体现京剧传统魅力的一些连台本戏等等,却难以被人真正地了解和欣赏。

8.普遍看法是,如今不再有观众在大银幕上观看小成本戏剧。

9.本报讯前、昨两晚,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的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经过精雕细琢后再度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10.一般是请戏班子在草台上唱连台本戏,从下午到晚上,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看戏,日夜来往人流不断。

11.更将《蜀山》、《青城》小说故事改编成京剧连台本戏,亦一再造成轰动。

12.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将于4月推出30余年未曾搬演的《八百八年》,以连台本戏方式演绎周朝808年史事与神话传说。

13.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14.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15.折子戏又比演整整的一本戏要好多了。总是不耐烦等它唱完,中间有太多的烦恼转折。茫茫的威力。要唱完它,不外因为既已开幕,无法逃躲。如果人人都是折子戏,只把最精华的,仔细唱一遍,该多美满呀。李碧华

16.包公的故事,自南宋起以至元明,成为民间喜爱的话题,流传的话本、戏剧,及公案何啻数十百篇。

17.中华技艺寿宁提线木偶闹元宵两本戏演绎数百年。

18.我冥轻狂十八岁之前,本戏于山水,游于红尘。

19.马紫晨说,这些爱情悲剧不是迷信,而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如果把这些精彩的故事集中到一个连台本戏上,应该是很精彩的。

20.三小戏外,吸收了青阳腔、楚剧的大本戏

21.昨两晚,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的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经过精雕细琢后再度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22.《太真外传》是艺术大师梅兰芳于1926年独创的一部歌舞并重的杰作,开创了京剧搬演历史传说连台本戏的先例。

23.津京名角在此上演的连台本戏《封神榜》连演连满,一时风靡上海滩,时至今日已是第十本开锣,等待开演的观众早已欲罢不能。

24.乡镇演出往往又与民俗结合在一起,如过年过生日,为老人祝寿,观众喜欢看轻松的喜剧,不喜欢看悲剧;爱看故事性强的连台本戏,不爱看哲理性强的剧目。

25.明代折子戏是中国戏曲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我们了解折子戏的产生、形成过程的窗口。

26.枯萎凋零中的皮影戏较为幸运,徐汇康健街道目前已重组康健艺术团桂林皮影戏队,除了排练一些短小的折子戏外,还排练一些传统皮影戏的连台本戏

27.这是本戏曲曲谱,她把书拿了回去,收进了包内,我不是舞蹈演员,我唱戏,唱青衣。

28.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29.最初多用歌仔戏的唱本,进入城市后,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剧目,多是从其他剧种或小说改编来的连台本戏

30.后来就瞎弄,例如改编莎翁连台本戏,《第十二夜》《李尔王》《麦克白》,反正是越演越没人气。

31.现在,桂林戏班除定期开展活动,排练折子戏和传统皮影连台本戏之外,其皮影艺术更已先后落户杜鹃园、上师大第一附属小学,开设皮影艺术兴趣班。

32.真刀真枪的舞台交锋演绎着情节曲折的连台本戏,京剧的“听戏”时代,已率先在这座城市向“看戏”时代让渡。

33.昆剧连台本戏《长生殿》等也都将在年内登上申城舞台。

34.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35.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