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亭

拼音
biān tíng
注音
ㄅㄧㄢ ㄊㄧㄥˊ
“边亭”基本解释

解释 1.边地的亭。亭是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 2.边地的驿亭。 3.边地的亭燧﹑亭障。 4.泛指边疆。 -----------------国语辞典边亭biān tíngㄅㄧㄢ ㄊㄧㄥˊ

  1. 防守边境、驻兵侦敌的官署。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唐.杜甫〈兵车行〉:「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也作「边廷」、「边庭」。

“边亭”造句

1.你看这边亭台楼宇,飞阁流丹,尽显杭城文化底蕴;这边湖水澹澹,一碧万顷,衬托杭城柔情似水。

2.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3.再看看,早晚小马路上尽是红尘风情:这边,爸妈推着baby散步;那边,老公老婆你侬我侬;这儿有大妈们闲话家常,哎哟,那还有人在路边亭子里理发呢。

4.边亭亭玉立的杨小倩,那张如花似月的玉脸上,也写着惊奇,明眸流转间,多看了徐玄一眼。

5.这个石像如今巍然屹立在湖边亭畔,傲视天山山光水色,百余年来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