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

拼音
biàn zhèng
注音
ㄅㄧㄢˋ ㄓㄥˋ
“辨正”基本解释

1.辨明是非﹐改正谬误。

“辨正”造句

1.因该,可能,也许,大概是这样,当然也有可能是那样的,毕竟世事无绝对嘛,我们要抱着科学的、发展的、辨正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用想当然的、武断的态度。

2.作为中国白酒企业的高端产品,“年份酒”因为标识“年份”的真假莫辨,正遭遇不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这使得“年份酒”市场的飞速发展面临着巨大瓶颈。

3.宴席既散,刘辨正待携曹操一同归府,何进却喊住刘辨,言有要事相商,刘辨遂请曹操于厅中稍待,自与何进往书房相谈。

4.我们中的大多数不能分辨正切余切。

5.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6.另外笔者重点对班昭的生卒年作了辨正,以较为充分的证据,纠正了前贤讹误之处。

7.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

8.政治背景介绍了汉朝中央朝廷与诸侯王国的冲突,以及刘安一生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为他的谋反案作了辨正

9.陆道威、沈德潜、王士禛等人都各有辨正,互相发明。

10.第二部分对“二南”地域研究的考察,提出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学说,并对这四个学说进行了分析、辨正

11.而王阳明则以“性觉”论辨析人“心”的善与恶的来源,对荀子和程朱的理论皆有所辨正

12.为了让您正确分辨正负数,此处不可留空。

13.说到这里,三人清楚的看到一大块坚冰随着冰泉一起落下了悬崖,那冰块里的人面目清晰,神态历历可辨,正是带他们过来的蜀山弟子长生。

14.《周易》以最简单的阴爻、阳爻两上符号来概括和演绎万事万物,充分体现了万事万物辨正统一和矛盾统一的现代哲学思想。

15.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是方音辨正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