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落户

拼音
chā duì luò hù
注音
ㄔㄚ ㄉㄨㄟˋ ㄌㄨㄛˋ ㄏㄨˋ
“插队落户”基本解释

解释 1."十年浩劫"时,将知识青年﹑干部等安插到农村生产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

“插队落户”造句

1.1969年1月我作为“黑帮子弟”,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落户

2.1969年阳春时节,我将同重庆首批下乡知青到开县插队落户

3.两年前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插队落户

4.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受磨炼最大,最能体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光辉思想。

5.我家庭出身不好,按条件本来只能分配到外农,就是要到外地插队落户的。

6.当年知识青年在农村插队落户,由于分散居住,管理不善,使这些女知识青年落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农村、边疆,女知识青年被强奸、奸污的问题就相当突出。

7.“上山下乡”的知青当中,大部分是到农村“插队落户”,但还有一部分虽然也是务农,过的却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他们的状况与。

8.干校劳动,随后又下放到各公社插队落户

9.插队落户时参加了老母亲的一个孙子的婚礼,后来他又看着那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孙子的胖婴儿。

10.许多年以前,我在张北县一个名叫瓦窑湾的村子插队落户,每次回城都要经过狼窝沟。

11.昨日上午9点半,50余名曾到杏山子大队插队落户的知青们欢聚在杏山子社区服务中心,共同追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12.那是1969年,我们从长春来到德惠县五台公社的一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13.此时,一批北京红卫兵于10月上旬自发组织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给毛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14.1968年10月,张铁生从辽宁省兴城县初中毕业后,去本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落户

15.下过乡的老知青都知道,生产建设兵团与农村插队落户,是概念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差别很大。

16.?说到第二条,1968年,我16岁的五弟秉和,15岁的六妹秉建,分别去了延安农村和内蒙古牧区插队落户,伯父对此积极支持。

17.班级里的“励志哥”要数章仁德,从黑龙江插队落户回杭已经很晚。

18.1969年,17岁的李长华到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插队落户,两年后被选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西班牙语,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

19.插队落户、进修出国到下海加盟万科,三次与上海的“亲密接触”成为我人生的三个转折点。

20.只是想到孔明先生曾经“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庄上看看,讨一杯高香茶解解渴,下下孔明棋解解乏,抑或追逐孔明灯醒醒酒。

21.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