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诏

拼音
cǎo zhào
注音
ㄘㄠˇ ㄓㄠˋ
“草诏”基本解释

解释 1.拟写诏书。 2.指拟定的诏书。 -----------------国语辞典草诏cǎo zhàoㄘㄠˇ ㄓㄠˋ

  1. 草拟诏书。宋.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一○首之七:「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三国演义.第一○回》:「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

“草诏”造句

1.这并不是唐高宗的初衷,他有点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借有人告发武则天在宫内行巫蛊之术为由,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2.于是,“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这才正式主持朝政,也开始亲自动笔起草诏册。

3.献帝即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4.宋徽宗才十分惊慌,赶紧派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军及秦、晋二地蕃、汉兵共十五万前往东南,并命童贯草诏罢去应奉局。

5.莫宣卿被留京入翰林,掌管秘书著作,起草诏诰,后为浙江省台州别驾。

6.宋度宗弱智低能,大惊失色,亲笔草诏,恳请他回朝主政,将军国大事一股脑儿交其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