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草附木

拼音
yī cǎo fù mù
注音
ㄧ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

“依草附木”基本解释

依草附木

【解释】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出处】五代·王周《巫庙》诗:“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示例】想必有那~、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

【近义词】攀龙附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依草附木”造句

1.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2.他有权有势,自然会有人前去依草附木

3.即风伯雨师,五岳四渎神王,雷公,领兵八千人,迎云游天请雨存役之,青衣大袖弁冠,口吐青气,左执剑,右执牌,领兵制御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

4.鬼神多依草附木而生住。種種欲樂,例如人樂床榻,獸樂穴居。

5.陈级也收得有家人,只是这些人到底是真心学艺抑或意在依草附木、曳裾王门,陈级自己是哑巴吃馄饨——心里有数,这时听得段义如此说话,那正是最厉害的讽刺。

6.有一种学不来叫摇尾乞怜,有一种天赋异禀叫依草附木

7.人是社會動物,不可能離群獨處,亦不應與人隔絕,若無不依草附木之志,易流於庸碌含糊,但求因人成事。

8.其有执而不化者,则未散之气,或依草附木,或为厉为妖。

9.依草附木之士,专让别人帮助他们,在人生舞台的中央,像个无助的小孩,畏畏缩缩,既不敢举步,又不敢后退,更不知如何去维护自己的“自尊”。

10.官或自顾考成,彼则惟知牟利,依草附木,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11.山魈厉鬼,依草附木而为祟,是之谓魅。

12.威剑神王大将军见九天杀童大将无功,就手挥长剑,役使客亡野死,依草附木百怪之鬼杀奔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