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火

拼音
chuī huǒ
注音
ㄔㄨㄟ ㄏㄨㄛˇ
“炊火”基本解释

1.烧饭的烟火。比喻子嗣或人烟。
2.烧火。

“炊火”造句

1.白杨树的用途可大了!粗壮的枝干可以制造家具,既牢固又耐腐,它的枝叶可以净化空气,翠绿的叶子给大自然增添了几分色彩和美丽。茂密的树叶到了秋天变成农家人炊火做饭的好材料……

2.山洞内又生起了炊火,高热量的熊肉给几人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3.据了解,这还是新机场首次出现炊火

4.3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发展,不仅燃旺了北京居民的万家炊火,也改善了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5.在古时候,这一天人们不事炊火,只能吃冷食.

6.场地的中央,两匹公马正在烧一锅气味很冲的汤,有小马借炊火点燃一支烟。

7.炊事阵地上,刚刚生起的炊火被熄灭,刚刚架设的炊具被撤掉……在一个个雪窟窿里,很多营连已经开饭:官兵们津津有味地吃着火腿、汉堡包和巧克力。

8.站在顶楼,放眼望去,郑阿婆说,以前这里曾是整个村的制高点,如今四周民宅林立,炊火相继,惟有这幢被遗落的将军楼成了历史的遗痕。

9.炊火中,往日仅仅飘起野菜、野百合的稀汤,如今浮着一块块诱人蛇肉,王作尧把那盅“饭”也倒进蛇汤里。

10.夜幕逐渐降临,已经登陆上岸的军队开始架设营幕帐篷,鸭绿江边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炊火,尚在舟中的士兵则继续聚集在船舷边,在军官的催促下加快换乘的动作。

11.多年后,山脉中猛兽渐渐稀少,开始出现村子和部落,渐至人烟繁多,炊火四起。

12.到了早晨,炊火点亮了整个天空,国王会宣布斯德哥尔摩水上奖给对保护水本钱最杰出供献者。

13.爨官,为西周时期在宫廷内为王室成员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称的火头倌,专职掌管炊火

14.说是蔡邕在吴县,听到炊火中有异声,于是从烈火中救出一段梧桐木头,用它制成七弦琴,音韵清美无比。

15.一气之下,老伴杨桂花断了他的炊火

16.当工作人员往炉里添木柴,是否会激起你年少时炊火的记忆,或许很多人也想体验一下亲手烹鱼的乐趣吧。

17.随部队行军的副师长孙钢告诉记者,两个小时前,部队机动途中,附近的一支后勤保障分队就按“就近保障”的原则,燃起了野外炊火

18.生火、炊火、融铜、修补、磨平几道工序后,原本的破锅有了一次新的“生命”,又可以回到灶上安心地“工作”着。

19.天饱到的是最早的一个,小秋凌晨就已起身忙活饭食,看到他,照旧指了指给童子们弄炊火的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