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采

拼音
cí cǎi
注音
ㄘˊ ㄘㄞˇ
“辞采”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辞彩"。 2.犹文采。指诗文的藻饰。 3.指言辞华美。 -----------------国语辞典辞采cí cǎiㄘˊ ㄘㄞˇ

  1. 辞章文采。《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宋书.卷五六.谢瞻传》:「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辞采”造句

1.少一个字意义就不完整,多一句话辞采就受妨害。文章写得一字不能少,一句不能多,足见其简洁凝练。炼字斟句如能达到述个水平,文章的语言文字就无可再改了。

2.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

3.祢衡揽笔而作《鹦鹉赋》,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得名。

4.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

5.“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

6.那些辞采华丽、骈四俪六、极尽雕琢之能事的六朝骈文,因思想贫乏而为后代人们所不取。

7.一篇好文章,必定内容充实,辞采丰茂,文质彬彬才能行之久远。

8.这篇文章作得花团锦簇,不唯辞采动人,意念更是宏富。

9.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10.选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

11.从现存诗作看,与传统宫廷诗的局促狭小,龙朔宫廷诗的虚张声势辞采缛丽相比,景龙宫廷诗显得场面扩大,气势壮阔,风格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