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

拼音
dǎng gù
注音
ㄉㄤˇ ㄍㄨˋ
“党锢”基本解释

解释

党锢 dǎnggù

[autocratic rule;one-party dictatorship] 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

-----------------国语辞典党锢dǎng gùㄉㄤˇ ㄍㄨˋ
  1. 禁止诽谤宦官的党人出任官职,并限制其与人交往,禁锢终身。《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中平元年,黄巾贼起,中常侍吕彊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也作「党禁」。

“党锢”造句

1.本文主要考察党锢之祸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汉末文学的影响。

2.第三章主要以士人对各种文体的态度为主线,通过对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分析,考察党锢之祸对汉末文学新变的影响。

3.党锢之祸对汉末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然阉人擅命,党锢事起,非乎乱阶。

5.最后,党锢之祸和随后的战乱使得士人谈论的内容转向以人物评鉴为中心,这直接影响了后来古典文论的发展。

6.几乎一从“虐政”蔓衍之始,便有人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场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相类似的乱局。

7.党锢之祸”后,随着汉末政治形势演变,黄门北寺狱的地位与作用逐渐下降,直至毁灭。

8.党锢之祸主要是因为桓、灵帝信任宦官,杀戮士子,累及无辜,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也更是桓、灵自为虐政的恶果。

9.到了汉末,士大夫阶层已经紧紧抱成了一团,共同排挤其他阶层,皇帝为了掣肘,便扶植了宦官集团与之斗争,这也是几次党锢之祸的原因。

10.三次党锢后,正派的士人名流几乎殄灭殆尽。

11.学界论及东汉党锢,多站在代表正统、道德的士大夫立场,表现出对宦寺阶层行为的轻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