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

拼音
dì mào xué
注音
ㄉㄧˋ ㄇㄠˋ ㄒㄩㄝˊ
“地貌学”基本解释

解释 又称“地形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包括构造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对于矿产的普查和勘探、工程建设、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地形测量、地质调查、国土整治、国防建设和旅游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貌学”造句

1.利用气候地貌学原理,分析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景观类型。

2.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学、地貌学两大部分,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3.现代河流地貌学中,一般将河曲两岸区分为侵蚀岸与堆积岸。

4.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是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5.曾令森,男,40岁,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构造地质、构造地球化学与构造地貌学研究。

6.地貌学研究地形的成因及其变化。

7.地貌学、地质学的综合性学科,有其独特、完整的研究内容和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

8.运用环境学和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城市的环境特点和问题。

9.气候地貌学广泛运用气候学和数理统计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的方法。

10.陈志明,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曾任大地貌学与地貌分类制图研究生导师。

11.作者上大学时学习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后来在黄河博物馆工作多年。

12.在现代动力作用和地貌形态组合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潮汐汊道动力地貌学分类。

13.运用地貌学方法,对河流阶地的研究,是探索平原区隐伏活动断裂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地文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资源调查程序和方法的建立,均与地貌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5.河岸带研究以生态学、水文学和地貌学为基础,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而我国河岸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

16.研究活动构造与造貌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赋予了“构造地貌学”新的活力。

17.夷平面作为地貌学上最好的“地层”标志,是最近地理学界的热点。

18.总体上来讲,很多人都同意称李希霍芬为关于地形和景观科学的“地貌学之父”。

19.侵蚀循环理论和地文期理论是地貌学的重要的基本理论。

20.地震地貌学是一种新的地震相分析与表征方法,研究的是沉积特征在沉积等时面上的地震映像。

21.认识海岸带系统的自适性和对环境变化响应的开放性,是海岸地貌学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