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拼音
dú shū rén
注音
ㄉㄨˊ ㄕㄨ ㄖㄣˊ
“读书人”基本解释

解释

读书人 dúshūrén

(1) [reader]∶被指定给别人朗读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饭时间高声朗读的人)

(2) [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士人(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得多)

-----------------国语辞典读书人dú shū rén ㄉㄨˊ ㄕㄨ ㄖㄣˊ
  1. 知识分子、士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只要是读书人,后生些的便好了,地方不论远近。」《文明小史.第三回》:「如果打死了外国人,我拼著脑袋去陪他,金委员不该拿读书人如此糟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脉!」

“读书人”造句

1.陈正之是宋朝的读书人,他看书特别快,抓住一本书,就一个劲地赶着往下读,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2.中国不是没有思想家,不是读书人没脑子,只是有的人被扼杀了,有的人被吓傻了,有的人将自己那一点才学拿去换了别的好处。要说悲哀,这才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胡发云

3.那些私下印刷这些内容的人士由此罹祸被杀,对那些文章诗词中提及到这上古秘密的读书人,朝廷大兴文.

4.欧阳兆熊的笔记,大致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当时的长沙是有青楼的;二是曾国藩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对逛窑子饶有兴致;三是学子们逛窑子大多是结伴而行。

5.毛笔、墨、纸和砚台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常用的四种东西,人们把它们叫做“文房四宝”…详细。

6.圣人有言,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读书人无上准则。

7.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8.熊希龄本是读书人,不齿于辨驳,又生性淡泊,所以引咎辞职,成了熊希龄的一块心病。

9.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多向往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10.墨、纸和砚台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常用的四种东西,人们把它们叫做“文房四宝”…详细。

11.客官一看就是读书人,这图画的直观明了,我自是能够看的明明白白。

12.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13.我们读书人,应该深深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凡事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成就。

14.文明儒雅我坚持。培养“文明、文雅的读书人”是碧桂园学校的办学宗旨之一;也是我们新校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

15.读书人不言怪力乱神,对玄门怪论自然敬谢不敏,可是无论杨业怎样推脱,老道都是找各种理由厚着脸皮赖在杨业身边不肯走。

16.胡弄白了一眼秦生,再次喝道:“你这市井小民,我们读书人今天不和你计较,还不谢谢员外!”。

17.圣人云‘贤贤易色’,咱们读书人举业为重,女色最脏最坏,断乎沾不得!

18.明清时读书人把八股文当做求取功名的工具,把“起承转合”弄成了呆板僵死的格式,束缚人们的思想。

19.读书人,行的端做得正,我也不拐弯抹角,年少之时,曾得人接济,君子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日来此,只是来换一个恩。

20.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21.而他又不折不扣是一个道士,许多传统读书人忌讳的道教活动如画符念咒等,他都一一实践。

22.原身的记忆是她爹李锦仁是个秀才,在家排行老二,李家唯一的读书人,李老爷子很是重视这个儿子,爱屋及乌,李张氏和孩子们在家里的地位也是可以滴。

23.读书人的命运在外人看来是崇高的,在读书人自己看来是凄凉的,在某些有权位的人看来,读书是消遣,消遣就可有可无,有所谓也无所谓。所以,只有读书人自己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

24.不是淫辞是什么?圣人云‘贤贤易色’,咱们读书人举业为重,女色最脏最坏,断乎沾不得!

25.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周恩来

26.商人们只一味的想着低进高出,读书人又只一味的想着科考为官,最有创新可能的便是工匠。

27.读书人喜欢诗情画意,生意人喜欢小三小蜜,混江湖的喜欢红颜知己,谈恋爱的喜欢柔情蜜意,像我们结过婚的就追求个恩爱甜蜜。127要爱妻,老婆我爱你。让我们恩爱百年,幸福美满!

28.王乾荣“济济多士”,指读书人之多,褒词。

29.要把经典装进脑子里,要熟读成诵,然后倒背如流,似乎不如此便称不上有学问,不配作读书人

30.读书人值得怜悯,但是不能对他们好。因为他们坏。他们坏就坏在知道什么是好,又偏偏做不到,做不到就罢了,还让人以为他不那么坏,结果呢,谁对他好谁就吃苦头。马雁

31.读书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怎能为了金钱而做出斯文扫地的事情呢?

32.朕自即日起亲政,为表朕之洪恩,开科取士,天下读书人,皆可报名,通过考试,过着,为吏。

33.与著名联语“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谓异曲同工。

34.那些私下印刷这些内容的人士由此罹祸被杀,对那些文章诗词中提及到这上古秘密的读书人,朝廷大兴文.

35.光前裕后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最高的理想。

36.因此,中国从传统上,人们对权力的追求是十分执着的,许多读书人皓首穷经,就是为了功名。

37.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38.俗话不是说吗,七医八娼九儒十丐,有些读书人,品行的确连妓女都不如。

39.理由也很简单,大明朝人分数等,士农军工商,有了功名的读书人是士,是最上等的;而工匠则是最低等的,和商人、娼户一样。

40.我自小虽不认份,但那只是读书人的硬脾气,其余身外之物,总要学着勘破,人生不如意事这般多,若不放开胸怀,却要如何渡过呢?孙晓

41.没有恒产,而却有坚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

42.猪羊六畜自然来,读书人聪明出众。

43.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你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

44.大众虽然知识没有读书人高,但他们对于胡说的人们,却有一个谥法“:绣虎雕龙。”。

45.哈哈,表弟,你不是读书人,便是不知静心读书是好,但书经上有很多不解的地方,倘若有位学问渊博之师从旁解答,反而会事半功倍,远胜静心读书之人。

46.顺利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还能光宗耀祖。

47.倒是陆秉堂等几个读书人脸上隐约有些不屑之色,很可能认为这是奇技淫巧,非是正道。

48.这种人多是家有薄产的公子,要么是读书人,要么就是地皮无赖之流了。

49.他只是个读书人,对作生意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50.其中有一个入门弟子,白衣飘飘,身材修长,但并不显得十分魁梧,他大约十七,八岁,面目俊俏,眼如星辰,鼻似悬胆,眉梢眼角颇有一种读书人的斯文和秀气。

51.于是他们开科取士,承袭了中国考试制度,表示开放政权,中国读书人依然得官做,许你们参加政治,并许做政府里最高的官。

52.差不多吧!套用一句读书人的话,‘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53.巴根台站在一块巨石上,大声回顾益都的创业史,向这些16、7岁的读书人讲述他们的父辈是如何筚路褴褛,披荆斩棘,拼死抗争,不知道多少人倒在了开拓的路上。

54.“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若狂欲语谁?”从来没有一个“臭老九”,能像他一样活得倨傲不逊、威风八面、汪洋恣肆、活色生香,他可真给读书人增光。

55.读书人要自己标出相当于句号的句读。

56.或者用更不好听的话说,就是读书人在那里摆谱儿。

57.2003年《聆听父亲》出版后,获得当年《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金石堂年度双奖。

58.读书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

59.王之藩兢兢业业,一生没有任何积蓄,由于积劳成疾,1784年便死于任上,年仅48岁,当地读书人哀恸不已。

60.后来人们总结了一个成语叫做“凿壁偷光”,其实我们读书人的是不能说“偷”,读书人的事…

61.崔同志到底是读书人,一言中的,所言极是。

62.负心尽是读书人,仗义多为屠狗辈。抚琴的人

63.那就好,那就好,妹婿是读书人,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理,我倒是多虑了。

64.其所采用的古文体手法,则是精妙无比,前无古人,洋溢着熠熠的文采,“感天地,泣鬼神”,感动着古来无数读书人

65.在张之洞暮年,各种机缘巧合相聚,这位依据传统的学优而仕路径的读书人,终于轻轻开启了现代化中国的一种关键要素,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由此而兴。

66.你啊,翁仲书可是有大学问的人,而且读书人向来自视甚高,其实他也没有恶意,你只要悉心请教,他必不会推辞!

67.你是读书人,知道这个社会,倡导的是真、善、美,只要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68.他们可都是读书人,最最聪明的读书种子!傍晚的阳光已经开始发黄,柔柔地照在张松龄等人的脸上,将他们脸上的软毛照得晶莹透亮。

69.农历八月是古代科举乡试月,乃读书人的忙月,这种情景与现今6月初的高考差不多。

70.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士大夫,士大夫为人处事的特点是“行己有耻”,遇沮而退,而不是没脸没皮,忍耻求进,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71.在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72.读书人应该以学富五车为自己的目标。

73.摄影师每天在地铁苦守11小时专拍读书人引热议。

74.它通过极小的成本、把极少的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选入官僚队伍,让他们发迹变泰,从而震撼了整个社会。

75.这又是秀才,家景又这么好,至于起个名叫丁一吗?还读书人呢,真TMD有辱斯文好不好?但看着不远那宅院,真真切切的“居有竹”。

76.早在上历史课时就听老师说起过,方孝孺乃一代名臣,建文帝的御用老师,人品高洁,博学多识,被时人称之为“读书人的种子”。

77.明朝洪应明出于读书人的善良,抛出了他的禁欲苦行的“咬得菜根”主义。

78.读书人寒窗苦读有时明明累得读不下去了依然坚持,甚至坚持到了病态不合理的地步如悬梁刺股。

79.本是爱惜羽毛的职场丽人,却阴差阳错穿越到古代,成为了没落读书人家的前妻之女。

80.而赵治则要温文儒雅的多,身形瘦削,颇像是一个读书人弃笔从戎。

81.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82.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83.这个读书人真是穷得可怜,冬天只穿着件夹衣.

84.说完这句话,王金发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怎能说出如此没有水准的话来,好赖自己也是个读书人,虽然至今朝廷都不肯承认。

85.读书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6.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他是一个从小被人欺负的人、被父母丢弃的人。

87.古人爱用芸香草放进书里的夹层驱虫防蛀,日久书香成了读书人渐入佳境的触发剂。

88.这两位面皮白净,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吧?

89.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几人,都是我们浙江有名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无辜株连。

90.秦牧这番言论,在他们看来,不但直切要害,关键是他这种敢向最高领导开炮的精神,正是读书人应的品质,是魏征、海瑞等诤臣的傲骨遗风啊!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91.我7岁的儿子经历了疯狂背诵卡片式单词的过程后,变成了家里最狼吞虎咽的读书人

92.丢到宣武科后,当时三十来岁的他心灰意冷,也渐渐和光同尘,与一众同僚得过且过,甚至放下读书人清高架子,在家中弄个铺子,做起了小买卖,用以贴补家用。

93.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94.而99读书人俱乐部打败贝塔斯曼书友会、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等同行,获得最佳读书俱乐部和书友会奖。

95.毫无实际意义,耗读书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科举制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96.陈子龙是读书人,这种翻墙越脊的事儿他还从来没干过。

97.是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

98.36岁的天问小学语文老师张玉华,就是这样一位散发着书香气质的读书人

99.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

100.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了许多读书人的座右铭。

101.前者由于世风使然,敬重读书人,郭师爷识文断字,又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军卒们当然尊重他。

102.读书人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应担心学习缺乏的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勇敢向前走。

103.其实石掌柜一直觉得自己经商是大材小用了,他也曾是一个立志于文修之路,想通过文举前往中州洛城书院的读书人

104.海青天嫉恶如仇,如今得知去年水患的前因后果,定然会上奏朝廷……沈某一介读书人,却也知道为民请命,可是这事却也不能怪胡总督。

105.一日不读书,即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这是古往今来读书人的切身体会。

106.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拥挤、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笔多描述一点自然景物本身,就会更大气。走在这样一条奇异的路上,我们的合适身份应该是惊讶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读书人。余秋雨

107.可想而知,读书人一辈子就是为了金榜题名时,却在最后一刻被剥夺了考试权利,她的父亲气的大口吐血,写血文挡住了镇南将军的轿子。

108.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天统年间,读书人的身份极高,尤其是飞黄腾达的读书人,更是如龙在天,位高权重。

109.这一番话说得唐棣和桑充国惊诧无比,桑梓儿不知道厉害倒也罢了,可是这二人却是读书人,虽然说“三十老明经”。

110.读书人、阴阳师、风水家、占星师、卜算子……

111.纸和砚台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常常用的四种东西,人们把它们叫做“文房四宝”…详细。

112.他家真可谓是书香门第,历代都有读书人

113.舒气术相传是春秋孔子所创,有助于调理气息,促进身体机能的灵活性,缺点是对增强气力没有明显的帮助,一般是读书人修习。

114.为什麽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115.他们大多都是聪明有才、风流儒雅的读书人,他们重情守义,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执着的精神,具有高洁的人格和正直的品德,等等。

116.“学而优则仕”,中国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读书人走仕途一直是受众人追捧的正宗之道,即使在现代,也不例外。

117.来到了这个陌生的朝代,成了一名有房有车、家境殷实、前程远大的读书人

118.因此,当隋唐时期开始以统一的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时候,这一新的选才制度对天下的读书人来说,不啻"再生父母"。

119.我们家舅爷向来都是奉公守法的生意人,我们少爷又是个读书人,我们老爷那也是当过从五品的主事的。

120.不单会写,比我还写得好,就连老三届的读书人刘书记,见了他这一手字,都脸红,笑称从此不敢再把钢笔挂在外衣口袋上了。

121.这年头担任王子的伴读或者老师都是无上的荣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读书人终身的追求。

122.“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就义之后的衣带诏,正气浩荡千古,实乃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123.他礼贤下士,对读书人十分尊重。

124.自命“毕竟是书生”的孙淑彦先生就是深谙此中三昧的读书人,他的淘是从揭阳淘到汕头,随着屐踪所及,更淘到广州等地。

12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读书人在社会各阶层心目中的印象之高则是毋庸置疑的。

126.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

127.顺利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还能光宗耀祖.

128.五代重武轻文,蔑称读书人为“毛锥子”,至宋朝建立,为数不多的大儒,也都隐居在山林偏僻之地。

129.用途历史曾经记载,是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

130.更进一步的问题是,“民主”是否真是万应灵丹,同样适用于教育和学术?读书人和非读书人,都可三思。

131.各位不必多礼!沐言你能从如此大祸之中奋发图强,真乃我等读书人的楷模!

132.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这些都是读书人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133.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他们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考运亨通。

134.也不知他们怎么想的,如今天下放定,正需要我辈读书人出仕,那些吃斋念佛之士又有何用?程云猪大对视一眼,又一个被儒佛斗争波及之人。

135.但我是读书人,又是教书匠,回骂实在是有失体统。

136.道路一旁,有打着白招卜卦算命的道士,在云山雾罩的卖弄几句藏头诗,忽悠一个读书人只消拿出几两金子,就可以补足五行所缺之金,去掉金榜题名的最大障碍。

137.拿份报纸上厕所,说明俺也是读书人

138.实则他不知道,就是因为今天他说的睡觉也是一门学习,梦见周公这辈子衣食无愁的话,才让这些读书人抱头睡觉。

139.乱世或者易代之际,对古代读书人来说,出处进退都是难事。

140.像我这样的读书人大都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读过太多的学究书,有用的地方实在少的可怜。

141.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旦理想实现做了官,他们就四处炫耀,决不会衣锦夜行。你既是读书人,理应熟知君臣父子之道,岂可煽动百姓,作乱犯上?

142.但作为一个读书人,我必须说,一个消灭书店品位与个性的市场环境不太可能真正建设成“书香社会”。

143.宋亡,粤籍读书人与南宋遗民无比悲痛、愤懑,他们隐迹埋名,遁居山林,无意追求功名,有元一代,粤省亦几无一人中进士者。

144.身为读书人,敬鬼神而远之,上山入庙,又岂是必要?其实我最想看的,是分曹公留在庙墙上的墨宝。

145.听刘子墨的名字和看他的脸,刘子墨的的确确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翩翩佳公子,可一看刘子墨穿着打扮和身材,那就一个雄赳赳的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