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道

拼音
è dào
注音
ㄜˋ ㄉㄠˋ
“恶道”基本解释

解释 1.不正之道。 2.亦称"恶趣"。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国语辞典恶道è dàoㄜˋ ㄉㄠˋ

  1. 凶恶的道士。如:「凶僧恶道」。

  2. 不正当的行径。汉.刘向《说苑.卷一.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 甚。」

  3. 佛教上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道。

“恶道”造句

1.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像来瞻礼,这人得无边功德,可百次降生于三十三天,享受天人之福,永不堕于恶道

2.燕语莺声柔和至极却含无限杀机道:“忘恩负义的恶道,人人得而诛之!”。

3.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

4.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

5.而三恶道都是仰仗地藏菩萨来救度他们的!

6.袁啸哀见状不禁有些迟疑不决,可最终痛恶道:“那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去和死没有分别。

7.话说邱彤威和同伙们持刀弄棒地赶回村里找那恶道士寻仇,那恶道士却象怕了他们一样,逃得无影无踪。

8.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

9.尊者说:“若对我生欢喜心的话,堕入傍生界的众生也能脱离恶道。”。

10.在这些作品中,庵观寺院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道士成为装神弄鬼的代名词,而最后发现并惩治这些淫僧恶道的,往往是正直的官员和士子。

11.那些乡民见状立刻七嘴八舌的央告,请那僧人出头做主,那年轻僧人也不推辞,“阿弥陀佛,有贫僧在此,必然不教诸位施主受那恶道欺凌。

12.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

13.易家村的村民大多都是老实巴脚的,可是他们在这凶恶道人的手中,瞬间的功夫就死得干干净净。

14.敖月倾心李二郎,他俩如何演绎未了情?恶道吃不成天鹅肉,欲对敖月先奸后杀,掀起龙廷政变。

15.你用这样的歪邪手段来报仇肯定是会永世堕落三恶道的!你想永生永世做个没有灵智的蛇虫鼠蚁吗?

16.城隍爷,我今天为救人活命,被凶僧恶道追杀,只能牺牲你的金身了!

1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