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

拼音
fǎ lǜ shì shí
注音
ㄈㄚˇ ㄌㄩˋ ㄕˋ ㄕˊ
“法律事实”基本解释

解释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造句

1.不当得利为债产生的法律事实,构成民法上的基本制度。

2.法律解释是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法律事实,对法律文本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3.真实性是法律事实形成的条件,而共识性应是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

4.保证期间构成保证人于保证期间届满即被免除保证责任的法律事实

5.我们在更详尽的数据披露之前不能确定,但就如今显著的移民回迁现象来看。美国的公共政策以及法律事实将会被改变。

6.因此,损害并非仅仅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而是一种具有广泛含义的法律事实

7.在民法领域,除法律行为外,事实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事实,但学界给予的关注较少。

8.换言之,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达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丧失强制力或者胜诉权的法律事实

9.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律。

10.法律事实形成过程的客观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心证公开和判决理由公开。

11.所谓“统治权转移”,对于这些地方单位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法律事实。而对于已宣称代表全国人民的南京临时政府来说,自然不可能承认清帝转移过来的是完整的主权,而只可能是清帝对其有效控制地区的治理权力。章永乐

12.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演变的事实。

13.所以法律事实是经过思维加工后被法官所认定的事实,其与真实的客观事实不一定一致。

14.法律事实是公安法律文书的核心内容,是法律理由和法律结论赖以存在的基础。

15.内在结构要素即构成不当得利法律事实的各要素,外在结构要素即民法的其他制度要素。

16.运用法律方法破解法律事实问题,意在将法律与事实有机连接起来,寻找法律推理大小前提之间的联接点,使法律推理得以完成。

17.这样,基于同一法律事实而存在的行政诉讼案件和民事诉讼案件就大量存在。

18.这种差异主要是法律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而不是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

19.因此,刑事诉讼中的事实,应当包括在诉讼中具体体现的案件事实、程序事实和证据事实,并在事实推理的基础上,达到作为审判结果的法律事实

20.众多法律事实说明,尽管交叉许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优越性,但其缺陷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21.诉讼过程就是各方主体以言语方式表达事实主张,以寻求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解释,从而建构法律事实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