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肤

拼音
fā fū
注音
ㄈㄚ ㄈㄨ
“发肤”基本解释

解释 1.头发与皮肤。 2.借指身体。

“发肤”造句

1.佛教剃发为僧,是为斩断红尘,而道教留发蓄发则是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轻易斩断。

2.可是他总是被描写成发肤整洁,衣履无尘,悠然挺立.

3.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4.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愿执箕帚,以报高义。

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6.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孝道始,此后才有立身行道扬名后世。

7.你就因为长虱子,所以剪掉了?你可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这是孝经里面讲的。

8.头发就需要牺牲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让人剪些头发绝对是牺牲。

9.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10.气温几乎接近了一年中最高的时候,闷热的天气让人恨不得遮盖身体发肤的布料是越少越好,一款清凉的小吊带这时候出场是最佳时机了。

11.其中一位高大男子最引人注目,此人昂藏八尺,体格魁梧,双目神光内敛,浓眉竖发,肤色深褐,肌肉脉络蛰起凸出,气魄硬朗粗豪。

12.不要寄望来自他人的赞美,不需要活在世人的喝彩声里。他人赞不赞美只是他们的事。我们只是努力从自身具备的品质、个性、能力、思想里,寻找对自己生命的赞美,寻找快乐的源泉。我们只是存在于自己的发肤中,并不是存在于别人的看法里。

13.孔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还不快放下你手中的屠刀,你这是在谢罪吗?你这是诋毁你父亲我,教出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逆子……

14.曾经身体发肤般亲密的一个人,原来也会在人海里断了音讯。辛夷坞

1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可剪不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

16.从石大郎到石五郎,都毫无障碍地赤脚从荆棘上踩了过去,轮到石六郎时,却犹犹豫豫,不肯过去,老者问他,六郎回答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害。

17.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自己无权交托自己出去。

18.俗话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当珍惜生命。可俗话又说:生死置之度外。这到底是生是死,难以琢磨,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19.可是他总是被描写成发肤整洁,衣履无尘,悠然挺立.

20.这个发肤黝深的女猎手,情如火燎,实是世间一切渴求的最奇妙不过的象征,而且实在动人。

21.将问曰: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陛下不觉疼痛矣?帝答:倾宇去后,朕自此再不觉疼痛。百官默然。一人潸然泪下后,帅帐中啜泣声顿时不绝于耳。倾宇,除了你,我还能向谁明明白白喊出自己的疼痛?沧海遗墨

22.躺下的躯体花开四季,身体发肤,融化成山川河流.

23.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嵌明钻海水蓝玉镯,腰系留宿丝绦,上面挂着一个香袋,脚上穿的是小靴,整个人艳色绝世妍姿俏丽。

24.乌黑的头发中掺杂着几根白发,肤色稍有点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那就是我的父亲。

25.这短寸是几天前刚刚理的,挨着头皮也就几毫米的光景,古人可是不理发的,讲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毁之则视为大不孝。

26.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7.谁说的?那书小天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不信你听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