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事

拼音
fēng shì
注音
ㄈㄥ ㄕˋ
“封事”基本解释

1.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2.封禅。

“封事”造句

1.诏书每下,百官各上封事,欲以改政思谴,除凶致吉,而言者不蒙延纳之福,旋被陷破之祸。

2.‘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勿事辞藻。

3.诏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国守、相举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遗惠、为众所归者,皆诣公车。

4.近年以来,正牙不奏事,庶官罢巡对,谏官能举职者,独诰命有不便则上封事耳。

5.梁冀之封,事非机急,宜过灾厄之运,然后平议可否,封冀未迟。

6.到了汉代,公文更注意保密,出现了“封事”、“合檄”、“飞檄”等不同保密级别的文书,均由专人另行封送。

7.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