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拼音
fú tù
注音
ㄈㄨˊ ㄊㄨˋ
“伏兔”基本解释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2.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3.指织机上的部件。
4.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5.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伏兔”造句

1.天枢,大横,带脉,臂nao,髀关,伏兔,箕门,每穴一罐,共十六罐,留罐30分钟,三天一次,十次一疗程。

2.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3.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