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子

拼音
fú zǐ
注音
ㄈㄨˊ ㄗˇ
“拂子”基本解释

1.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2.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3.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

“拂子”造句

1.汉化佛教中,他的形象常为五个头、三只眼、四只手,手中分别持三股叉、神螺、水罐和鼓,有的为手持拂子、铃、杵、矩尺。

2.武松来到林子后,看见一个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坐在交椅上,拿着蝇拂子,在绿槐树下乘凉。

3.正胡思乱想,撑着手臂想坐起来,一抬胳膊碰落了被子,搁在床边的蝇拂子也掉在地上。

4.拂子茅是典型的无性系禾草,分蘖节存活时间最多为4年。

5.八仙桌的另一侧上摆着一个木雕筒子,筒子里边插着凤尾和蝇拂子

6.孟庆昂首挺胸便往里走,却被裘公公一蝇拂子挥将过来:“跟在咱家身后,俯首、弯腰、两臂垂于肩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