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

拼音
gǎi tǔ guī liú
注音
ㄍㄞˇ ㄊㄨˇ ㄍㄨㄟ ㄌㄧㄨˊ
“改土归流”基本解释

解释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废土司制度,设贵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贵、川等省大力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措施,即改土归流,使原土司地区的地方行政与内地趋于一致。-----------------国语辞典改土归流gǎi tǔ guī liúㄍㄞˇ ㄊㄨˇ ㄍㄨㄟ ㄌㄧㄡˊ

  1. 明、清时改土官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带的土著酋长为土官,以治理土著,并采世袭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时有土官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故废除土官制,改以临时任命的流官。清代,云南巡抚鄂尔泰厉行明代的方式,使云、贵一带更加安定。

“改土归流”造句

1.该巫调音乐形成于酒城被改土归流之后,反映的是当地的现实生活,具有壮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2.清朝改土归流以后,受封建礼教和汉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土家族自由婚姻演变为许多新的婚姻习俗。

3.两河口是土司遗城,桑植“改土归流”后的巡检衙门所在地.

4.改土归流前,土家族的婚姻较为自由。

5.清廷又宣布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防大臣,统一对康藏地区的管辖;不久,更酝酿建立西康省,以巩固改土归流的施政成果。

6.朕意本不欲从其所请,又据辰沅道王柔面奏,彭肇槐实愿改土归流,情词恳切,朕念该土司既具向化诚心,不忍拒却,特沛殊恩,以示优眷。

7.本文将重点考证打喇土司的起源、变迁历程以及改土归流等诸多历史事实,向世人展示打喇土司的基本面貌。

8.明万历二十八年,朝廷平播,次年播州改土归流,复建仁怀县。

9.七年,黑峪土司改土归流,西固辖.

10.改土归流的结果是使壮族看起来与汉族无异,但却实在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民族。

11.康区的改土归流,是中国近代社会中国家对民族地方事务从有限干预到全面干预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