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硕

拼音
rú shuò
注音
ㄖㄨˊ ㄕㄨㄛˋ
“儒硕”基本解释

解释博通的学者。

“儒硕”造句

1.藏书是一种雅好,文风鼎盛,鸿儒硕彦荟萃的苏州,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藏书楼。

2.魏氏以来,革命不少,鸿儒硕学,世有名臣。

3.后主嗣立,无意曲礼之事,加旧儒硕学,渐以凋丧,至于朝亡,竟无改作。

4.陆晓凯觉得陆大爷这位鸿儒硕学之士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姜桂之性跃然言表。

5.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6.至于文人好名,曾国藩幕中也养了一批“鸿儒硕学”之辈,以满足他们的好名之心,以为他自己服务。

7.而相对于一代鸿儒硕学和书画艺术大师饶宗颐先生的成就而言,潮州人越来越感觉到这座学术馆太小了,难以更加全面地展示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艺成就。

8.第三个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好排斥异端,如朱彝尊的《云冈石佛记》,即其一例,宜其湮没千余年,不为通儒硕学所称道。

9.那王老夫子落第秀才一枚,尽管不是什么鸿儒硕学,却也并非都都平丈之流。

10.集鸿儒硕学,簪堂诂馆,高僧巨哲,梵塔魁楼。

11.每逢佳节,菽庄花园总是高朋满座,鸿儒硕学、骚人墨客在此放歌吟咏,挥毫泼墨。

12.西方学者对中国国民性发表过高见的人,不乏鸿儒硕彦。

13.志书的编修和审定者,通常是地方的耆儒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