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兵

拼音
gōng bīng
注音
ㄍㄨㄥ ㄅㄧㄥ
“弓兵”基本解释

1.宋元间负责地方巡逻﹑缉捕之事的兵士。属巡检司。明清因之。

“弓兵”造句

1.这边是‘步弓’,是给正职弓兵用的。

2.弓兵装备强劲破甲长弓,作战时于阵前设置拒马尖桩以防敌军骑兵突袭。

3.农民类型:农村部队弩兵训练远较弓兵为易,故而许多将领令此成军,以提供密集杀伤火力。

4.三班班头在前,使役在后,另外还有征发的民壮、弓兵、粮差、门子、禁子……足足有三百来人。

5.李远看到敌匪丢盔卸甲的跑了,也不在等了,连需要保护的弓兵都不管了,直接冲。

6.董忠见匈奴阵营暗箭伤人,心中愤恨,此刻匈奴游骑排山倒海般杀来,立刻回头顾语娄奔道:“命令弓兵射箭!”。

7.轻步兵身着轻皮甲,头戴轻盔,配备武器为皮盾、长枪及钢刀,有时轻步兵也兼任弩兵及弓兵,敌远时射击,敌近时出刀。

8.巡检司为州县衙门的分出机构,主要由巡检与弓兵组成,职掌巡逻盘诘、巡缉私盐、缉捕盗贼与协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