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政

拼音
guān zhèng
注音
ㄍㄨㄢ ㄓㄥˋ
“官政”基本解释

1.国家的政事。

“官政”造句

1.他对压力屈服并于1074年辞官,政治权利更小,没有了尚方宝剑.

2.宣宗察访政事、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政权,也结束了牛李党争。

3.台湾“国防部”昨天召开“军风纪检讨会”,由“参谋总长”林镇夷上将主持,全军旅级以上单位之主官、政战主管及业务主管出席。

4.黄遵宪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爱国诗人,他的一生是外交官、政治家兼诗人的一生。

5.其为官政简刑清,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故为民所称颂,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6.李隆基晚年生活骄奢淫逸,信任宦官,政治腐败,官吏贪黩,武备空虚,安禄山起兵反他,该算是。

7.今东都士庶,中外离心,留守诸官,政令不一。

8.汉武帝末年,国家经济紧张,开放了卖官政策,黄霸买了一个“侍郎谒者”的官职,职责大概是传达命令、接待宾客、守卫宫门等。

9.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政权,也结束了牛李党争。

10.作为“父母官”,政府是该考虑干预地王、上市公司、高房价之间的“三角畸恋”了。

11.悫实有材干,不存华饰,每所莅官,政绩修理。

12.因为既然华盛顿的鞠躬表示的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对文官政府的服从”,那么由文官组成的议会就再不能“鞠躬”了,否则就成了“多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