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

拼音
hòu bó
注音
ㄏㄡˋ ㄅㄛˊ
“侯伯”基本解释

1.侯爵与伯爵。
2.泛指诸侯。
3.诸侯之长。

“侯伯”造句

1.什么公侯伯子男,都各有领地,各自在自己的领地称王.

2.嗣王、郡王和公侯伯子男等。

3.这就是历史上经常演的上表劝进,就是由公侯伯、士农工商老人,组成的请愿团,到午门外上表请嗣皇帝登基。

4.大肆封爵,公侯伯子男都成群的封,唯独王,却只封黎元洪,并且还专发了册封令。

5.再比如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很多人会认为是英国的。

6.再后来,等这一辈学者的学生出来,那就公侯伯子男,每下愈况。

7.追溯古代诸侯,不论大小,大家都是亲戚,伯仲叔季,姑舅兄弟,分别只是在爵位上,公侯伯子男而已。

8.五行金木水火土;世裔公侯伯子男。

9.侯伯子男;第二部分是不动产:庄园、土地及其他资产。

10.时值天下甫定,炎帝论功封赏众功臣,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着为附庸。

11.侯伯子男是我们中国的分封等级,当时还没有“男爵”,所以楚国得到的是最末的封号。

12.徐家汇附近的白俄都住在虹桥路过铁路左边的贫民窟里,离开故国不过40多年,昔日的公侯伯子男的子孙已成落拓贫民,给上海人来磨剪刀了。

13.转引为古代贵族爵位的第二等,所谓“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

14.有一次到乡邑巡视,见到一棵郁郁苍苍,覆地一亩的棠梨树,欣喜异常,就在树下处理政事、狱事,上至侯伯,下至黎庶都各得其所,无不称宜。

15.在网络空间里,公侯伯子男,省市县乡村,军师旅团营,都没有意义。

16.大明开国以来,对开疆拓土创建纲治有卓著功勋的文臣武将,依其功绩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赐与金书铁券为凭证。

17.中国古代的起源在中原地区,而楚国最初只是偏远的不毛之地,周朝的时候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级,楚的国君只是子爵。

18.字文泰以周礼改制,国号也采用“周”,以示期事业源于西周,皇帝制天王,下封公侯伯子男,模仿周六国设立六柱国。

19.复制品也有公侯伯子男之分,映衬主人的身份。

20.而汉语在周朝时恰好订立爵位的名称,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就对应上了。

21.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22.朱元璋大怒,无论是真是假,一古脑儿当作实事,遂将他们一并正法,不仅族诛蓝玉,而且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近两万人。

23.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24.这里讲,西周宫廷道路两侧各栽植九株棘树,正面栽植三棵槐树,群臣朝见天子时,卿大夫和公侯伯子男站在棘树下面,“三公”站在槐树下面。

25.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