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踞

拼音
jī jù
注音
ㄐㄧ ㄐㄩˋ
“箕踞”基本解释

〈书〉古人席地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

“箕踞”造句

1.)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通“适”。

2.这伙强盗箕踞在太行山上已经很久了.

3.然而无论是穿行于街巷的闲坐于垄上的,还是奔走于阡陌之上的,甚至就连箕踞于宫苑中华丽宝座上的那张面孔,都让人读不出丝毫痛苦的意味。

4.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几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柳宗元

5.而如果是换成了卫绾抑或是为情公孙贺那些人,早就是箕踞坐着就召见了。

6.盘腿的坐姿有点类似于箕踞,在当时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7.汉使陆贾来到南海,赵佗接见他时倨傲无礼,衣冠不整,头盘南粤族的发髻,未束腰带,箕踞而坐,傲慢地接见大汉使者。

8.原来这木屋外面看来破烂不堪,但里面却装的富丽堂皇,布置得精美别致,只见一绣衣男子正箕踞在毛皮锦墩上,痛饮着琥珀色的美酒。

9.陈司空侯安都,自以有安社稷之功,骄矜日甚,每侍宴酒酣,辄箕踞而坐。

10.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11.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柳宗元

12.那是一尊长着两翅,宽吻暴牙,龙面狮身的神兽像,箕踞作势,顾盼生威。

13.沈鍊心中憎恶严氏父子,更恨严世藩纵酒虐客强灌别人,每每箕踞坐骂,小严惟独惮惧他,从不敢对他强灌于酒。

14.他这招虽有点象我的招式,但坐姿却像当年的荆轲箕踞骂秦王,双脚张开,两膝微曲。

15.箕踞,或安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等,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

16.相逢箕踞,相逢箕踞,拍掌浩歌,浩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