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性

拼音
qū guāng xìng
注音
ㄑㄩ ㄍㄨㄤ ㄒㄧㄥˋ
“趋光性”基本解释

解释

趋光性 qūguāngxìng

[phototaxis] 一种有规则的排列,在形成这种排列时,光是一个定向因素(如纤毛虫向着容器的向光一侧运动);亦指各种叶绿体的趋光性

-----------------国语辞典趋光性qū guāng xìngㄑㄩ ㄍㄨㄤ ㄒㄧㄥˋ
  1. 植物往光源方向生长,或某些昆虫、鱼类奔向有光之处的习性。也称为「慕光性」。

“趋光性”造句

1.利用蚊子的趋光性,专家发明了一种灭蚊器.

2.成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喜食已腐烂的有机质.

3.随着幼虫转入底栖,幼虫由趋光性改为背光性。

4.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蛾虫的趋光性和电网将蛾虫诱杀,诱杀后的蛾虫落入池塘做为池塘生物的养料。

5.向日葵齐刷刷地改变朝向,的确是植物趋光性的结果,但时间实际上是在开花前的蕾状期,而不是开花期。

6.蚊子的趋光性,专家发明了一种灭蚊器。

7.利用蚊子的趋光性,专家发明了一种灭蚊器.

8.喜欢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它入水能游,出水能飞,并有很强的趋光性

9.夜间有强趋光性,常见于灯下,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喜欢在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

10.飞蛾扑火是因为它们有趋光性.

11.龙虱在水能游,出水能飞,并有很强的趋光性.

12.采用黑光灯引诱逐日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鳞翅目趋光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

13.曲虫主要种群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群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