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团

拼音
jiān tuán
注音
ㄐㄧㄢ ㄊㄨㄢˊ
“尖团”基本解释

解释

  • 尖脐和团脐。蟹的代称。
  • -----------------国语辞典尖团jiān tuánㄐㄧㄢ ㄊㄨㄢˊ
    1. 雄蟹与雌蟹。雌蟹脐团,雄蟹脐尖。宋.苏轼〈丁公默送蝤蛑〉诗:「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2. 尖音和团音。参见「尖团音」条。

    “尖团”造句

    1.现在几乎只有滑稽演员、沪剧演员才讲老派上海话,其特征就是尖团音。

    2.分,尖团音不分,于是乎“饮料”变成“饮尿”,“南瓜”变成“兰花”,甚至把“饺子”讲成了“轿子”。

    3.孟凯举例,六合话会有尖团音,“比如‘一千块钱’,会说成‘一cian块cian’。

    4.咬字也非常清晰,唇齿音也很准确,也很少有尖团音的出现。

    5.尖团音问题是方言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6.有一个秘密可以透露,上海话中保存的尖团音、入声和清浊音,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基础语音呢。

    7.有一个秘密可以透露一下,上海话中保存的尖团音、入声和清浊音,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基础语音呢。

    8.“虽然现在南京话都还在说,但是老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儿化音’、‘尖团音’却在慢慢的消失。

    9.你不用找了,今音中不存在“尖团字”.

    10.他的吐口、咬字也非常清晰,唇齿音也很准确,也很少有尖团音的出现。

    11.尖团音的分合,既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词频、语境等语体因素息息相关。

    12.由于历史固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壶关方言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和北京话比较,在语音上该县方言分尖团音,古精组、知庄章组字声母有着差异,单字调有七个声调,等等。

    13.可是,京剧现代戏却让那些用惯了兰花指、念惯了尖团字的角儿认为没了用武之地,也看不顺眼。

    14.黄河迁徙后,中间故道便成为两边语言的融合带、过渡带,也成为新乡方言入声和尖团音的分界线。

    15.尤其是标准沪语里有的字要念“尖团音”,如“七”、“亲”等字,我们也认真咬字发音。

    16.上海话语音结构有6个音,比普通话细致多变,但在年轻人的口语里则被简化趋同,轻柔细致的尖团音渐渐稀有,上海话随之而变得硬朗。

    17.上海话语音结构有6个音,比普通话细致多变,但在年轻人的口语里则被简化趋同,轻柔细致的尖团音渐渐稀有。

    18.我用来区别这个“原唱”的主要标志,就是演唱者王玉珍的湖北口音,尤其是那个尖团音不分的特点。

    19.老师向观众讲解了京剧中的尖团字,纠正大家的发音,并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教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