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

拼音
lú wěi
注释
ㄌㄨˊ ㄨㄟˇ

近义词:芦花

解释

芦花 lúhuā

[reed catkins; fluffy ends of reed] 芦苇的白色花毛

-----------------国语辞典芦花lú huāㄌㄨˊ ㄏㄨㄚ
  1. 芦苇的花。花穗呈紫色,可以入药。

  2. 芦苇花下所丛生的白毛。由于外观似花,所以一般人多误以为芦花。也称为「芦絮」。

近义词:草甸

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被类型。分为河漫滩草甸和大陆草甸,大陆草甸又可分为旱地草甸、低地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生长发育在中等湿度的条件下。具有草层高而茂密、种类繁多的特征。为隐域性植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近义词:蒌蒿

解释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
  • -----------------国语辞典蒌蒿lóu hāoㄌㄡˊ ㄏㄠ
    1.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水滨,茎高四五尺,叶互生,羽状深裂,花淡黄色,茎可食,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芦苇”基本解释

    解释

    芦苇 lúwěi

    [ditch reed; rush] 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国语辞典芦苇lú wěi ㄌㄨˊ ㄨㄟˇ
    1. 植物名。禾本科芦属,多年生草本。花穗呈紫色,下有白毛,可随风飞散,将种子传到远方。多生长于溪流两岸或沼泽、湿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茎细致光泽,可编织芦帘、芦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