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门

拼音
záo mén
注释
ㄗㄠˊ ㄇㄣˊ

近义词:凶门

解释 1.旧时办丧事在门外用白绢或白布结扎成门形,称"凶门"。 2.亦作"?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由此出发,如办丧事一样,以示必死的决心,称"凶门"。 -----------------国语辞典凶门xiōng ménㄒㄩㄥ ㄇㄣˊ

  1. 旧时丧家在门外所悬的白绢旒。《晋书.卷六十四.元四王传.琅邪悼王焕传》:「诏立 凶门柏历,备吉凶仪服,营起陵园,功役甚众。」《宋书.卷十五.礼志二》:「凶门非 古。古有悬重,形似凶门。后人出之门外以表丧,俗遂行之。」

  2. 古代将军出阵时,从北门出发,并以丧礼处之,以示必死的决心。故后称北门为「凶 门」。《淮南子.兵略》:「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

“凿门”基本解释

解释 1.谓凿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北向门而出﹐以示必死的决心。语本《淮南子.兵略训》﹕"凿凶门而出。"高诱注﹕"凶门﹐北向门也。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其必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