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

拼音
yín yǒng
注释
ㄧㄣˊ ㄩㄥˇ

近义词:杜甫

杜甫(712-770) :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近义词:吟诵

解释

吟诵 yínsòng

[chant;recite]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诵诗篇

-----------------国语辞典吟诵yín sòng ㄧㄣˊ ㄙㄨㄥˋ
  1. 吟咏歌诵。《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唐.李白〈游泰山〉诗六首之四:「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如:「吟诵诗词」。

近义词:刘勰

解释

刘勰 Liú Xié

[Liu Xie—a famous literature critic in ancient China] (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国语辞典刘勰liú xiéㄌㄧㄡˊ ㄒㄧㄝˊ
  1. 人名。(西元?~473)? 字彦和,南朝梁东莞(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家贫,依沙门僧祐,研习佛教经论,晚年出家,法名慧地。著《文心雕龙》五十篇。书中讨论的范围广泛,包括文学源流、文体区分、创作方法及文学批评等方面,为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

近义词:咏唱

解释

咏唱 yǒngchàng

[chant] 吟咏唱和

近义词:幽径

解释见"幽径"。

“吟咏”基本解释

解释见"吟咏"。 -----------------国语辞典吟咏yín yǒng ㄧㄣˊ ㄩㄥˇ

  1. 吟诵诗歌。《文选.成公绥.啸赋》:「乃吟咏而发散,声骆驿而响连。」《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也作「吟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