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

拼音
pái shān dǎo hǎi
注音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
简拼
psdh

近义词:回山倒海

回山倒海

【解释】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出处】《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近义词】排山倒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力强势大,能压倒一切

近义词:铺天盖地

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近义词:翻天覆地

翻天覆地

【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示例】真象~的变动就快要临头了。 ◎沙汀《兽道》

【近义词】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反义词】一成不变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形容社会变化很大

近义词:地覆天翻

地覆天翻

【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近义词: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近义词:移山倒海

移山倒海

【解释】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示例】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移山倒海的气魄,才不会被困难吓倒。

【近义词】天旋地转、排山倒海、天崩地裂

【反义词】和风细雨、温文尔雅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翻江倒海

翻江倒海

【解释】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唐·李筌《太白阴经·祭风伯文》:“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示例】且说薛姨妈家中被金桂搅得~,看见婆子回来,说起岫烟的事,宝钗母女二人不免滴下泪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

【近义词】排山倒海、移山倒海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形容水势浩大

近义词:掀天揭地

掀天揭地

【解释】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出处】宋·辛学《〈寇忠愍诗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

【示例】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明·洪应明《菜根谭·修身》

【近义词】翻天覆地、掀天动地、排山倒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雷霆万钧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排山倒海”基本解释

排山倒海

【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示例】这种~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近义词】翻江倒海、翻天覆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