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

拼音
wú lùn
注释
ㄨˊ ㄌㄨㄣˋ

近义词:不管

1.不顾,不考虑。
2.不过问。
3.不关,不涉及。
4.连词。不论。

近义词:非论

解释 1.不但。 -----------------国语辞典非论fēi lùnㄈㄟ ㄌㄨㄣˋ

  1. 不但。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太平广记.卷三七一.曹惠》:「轻素笑曰:『此度非论舞伎,亦当彼夫人。』」近不论,岂论

近义词:不论

解释

不论 bùlùn

[not elaborate on] 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

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他就置之不论了

不论 bùlùn

(1) [regardless of;irrespective of]∶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2) [no matter]∶无论,不管

不论你走到那里,都别把我忘了

-----------------国语辞典不论bù lùnㄅㄨˋ ㄌㄨㄣˋ
  1. 不管如何、不顾一切。《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近不管﹑不计﹑不拘﹑无论﹑勿论

  2. 不计较、不讲求。如:「她只要有书可看,对于其他的娱乐就不论了。」

  3. 不但、不仅。《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行恶不论天所罪,应时冥零亦共诛。」唐.白居易〈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中〉诗:「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

  4. 不说,不议论。《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儒林外史.第二回》:「不论别人,只这一位荀老爹,三十晚里还送了五十斤油与你。」反辩论﹑讨论

近义词:任何

1.随便什么,无论什么。

“无论”基本解释

解释

无论 wúlùn

(1) [no matter what]∶不论;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 [don’t say]∶不要说;不用说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数十辈。——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国语辞典无论wú lùn ㄨˊ ㄌㄨㄣˋ
  1. 不论、不管。《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尔等于发榜后,无论中与不中,且来镇署要紧!」《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近不论

  2. 何论,更不必说的意思。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聊斋志异.卷一一.竹青》:「无论妾不能往;纵往,君家自有妇,将何以处妾乎?」

  3. 不追究。如:「战地违纪分子格杀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