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

拼音
sī tāo
注释
ㄙ ㄊㄠ

近义词:丝线

解释

丝线 sīxiàn

[silk thread (for sewing); silk yarn] 用丝纺制而成的线

-----------------国语辞典丝线sī xiànㄙ ㄒㄧㄢˋ
  1. 用丝纺成的线。唐.元稹〈雉媒〉诗:「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

近义词:绳子

解释

绳子 shéngzi

[equivalent to “绳”] 见“绳”

-----------------国语辞典绳子shéng ziㄕㄥˊ ˙ㄗ
  1. 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主人走进去拿出一个红布口袋,盛著几块土,红头绳子拴著。」《红楼梦.第五七回》:「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也作「绳儿」。近绳索

近义词:飘带

解释

飘带 piāodài

(1) [streamer]∶类似飘扬的三角旗波动的带

云块…像雪白的飘带

(2) [ribbon]∶自由浮动的狭带

在后面垂下飘带的有边帽

-----------------国语辞典飘带piāo dàiㄆㄧㄠ ㄉㄞˋ
  1. 装饰衣帽、旌旗的长带子,常随风飘动。如:「风起时,飘带飞扬,煞是好看。」

近义词:丝带

解释

丝带 sīdài

[ribbon] 一种以各种结构法(如天鹅绒、缎子、塔夫绸或罗缎的结构法)密织的并用于缀边、装饰或编织的扁平或圆筒窄织品(如丝绸、人造丝、尼龙、棉织品、金银线交织物)

-----------------国语辞典丝带sī dàiㄙ ㄉㄞˋ
  1. 以丝织成的带子。

“丝绦”基本解释

解释丝编的带子或绳子。 -----------------国语辞典丝绦sī tāoㄙ ㄊㄠ

  1. 以丝编织而成的腰带。《儒林外史.第七回》:「只见那陈和甫走了进来,头戴瓦楞帽,身穿茧?直裰,腰系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