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

拼音
jí jí kě wēi
注音
ㄐㄧˊ ㄐㄧˊ ㄎㄜˇ ㄨㄟ
简拼
jjkw

近义词:危如累卵

危如累卵

【解释】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出处】《韩非子·十过》:“其君之危,犹累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示例】大名~,破在旦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

【近义词】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反义词】安如磐石、稳如泰山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近义词:风雨飘摇

飘摇:飘荡。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近义词:朝不保夕

朝不保夕

【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例】这通告示,轰动了整个固始城,津津乐道,竟似忘了身在危城,~。(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近义词】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反义词】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

近义词: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

【解释】九:表示极多。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示例】您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不当个耍。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

【近义词】死里逃生

【反义词】安如磐石、安如泰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人的经历

近义词:摇摇欲坠

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近义词: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

【解释】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近义词】迫不及待、急不可耐

【反义词】来日方长、慢条斯理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急切

近义词:险象环生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近义词: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

【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示例】现在桂林又~,柳州也将不保。 ◎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近义词】朝不保夕、危如朝露

【反义词】安如磐石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近义词:间不容发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近义词:气息奄奄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近义词:千钧一发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近义词:死里逃生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近义词: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近义词:奄奄一息

奄奄一息

【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示例】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近义词】气息奄奄、岌岌可危、命在旦夕

【反义词】生龙活虎、生气勃勃、朝气勃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不绝如线

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近义词: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近义词:盲人瞎马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近义词:危于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近义词:一发千钧

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岌岌可危”基本解释

岌岌可危

【解释】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处】《孟子·万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示例】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冬冬的响,其势~。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近义词】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反义词】稳如泰山、安如磐石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