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

拼音
shū xìn
注释
ㄕㄨ ㄒㄧㄣˋ

近义词:尺素

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②书信:时传尺素,以寄相思。

近义词:翰札

书信:彼此翰札往来频繁。

近义词:书翰

解释

  • 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 -----------------国语辞典书翰shū hànㄕㄨ ㄏㄢˋ
    1. 笔为羽翰所制,因此称笔所书者为「书翰」。《陈书.卷七.皇后传.后主沈皇后传》:「涉猎经史,工书翰。」

    2. 书信。《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辟为主簿,兼掌书翰。」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闲暇,我酌子萦弦。」近信札,尺牍,尺素,书信

    近义词:信札

    1.书信,信件。

    近义词:竹简

    解释

    竹简 zhújiǎn

    [bamboo slip used for writting on]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国语辞典竹简zhú jiǎnㄓㄨˊ ㄐㄧㄢˇ
    1. 竹片。古代纸未发明前,将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写文字,称为「竹简」。《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近义词:手札

    指亲手书写的书信。

    近义词:书牍

    解释

    书牍 shūdú

    [letter] 书信

    书牍盈案

    -----------------国语辞典书牍shū dúㄕㄨ ㄉㄨˊ
    1. 信札。《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书牍盈案,宾客满门。」近书函,书柬,书信

    近义词:信件

    1.邮递或带交的函件。多指书信。

    近义词:尺简

    解释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 2.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国语辞典尺简chǐ jiǎnㄔˇ ㄐㄧㄢˇ

    1. 书信。南朝梁.徐勉〈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余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也称为「尺牍」。

    2. 简策。《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近义词:函牍

    解释

  • 书信;信件。
  • -----------------国语辞典函牍hán dúㄏㄢˊ ㄉㄨˊ
    1. 放置于匣中的书简。后泛指一般的书籍。近尺牍

    近义词:简牍

    解释 1.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2.指文书;书籍;书简。 -----------------国语辞典简牍jiǎn dú ㄐㄧㄢˇ ㄉㄨˊ

    1. 简为竹片、木片,牍为木板。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乃书写于简牍之上,后世遂为典籍、书信的通称。《北史.卷四五.李元护传》:「颇览文史,习于简牍。」近信札,书信

    近义词:尺书

    解释

  • 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 指书信。
  • 指诏书。
  • -----------------国语辞典尺书chǐ shūㄔˇ ㄕㄨ
    1. 书信。唐.杜甫〈逢唐兴刘主簿弟〉诗:「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太平广记.卷四一九.柳毅》:「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

    2. 简册。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近义词:尺牍

    解释

    尺牍 chǐdú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国语辞典尺牍chǐ dú ㄔˇ ㄉㄨˊ
    1.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近函牍,信札,尺素,书翰,书信也称为「尺简」。

    近义词:书简

    解释

    书简 shūjiǎn

    [letters;correspondence] 书信

    旅欧书简

    -----------------国语辞典书简shū jiǎnㄕㄨ ㄐㄧㄢˇ
    1. 书信。《三国志.卷六三.吴书.赵达传》:「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宋史.卷三一○.王曾传》:「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也作「书柬」。近书函,书柬,书信

    近义词:书札

    解释

    书札 shūzhá

    [letter] 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国语辞典书札shū zhá ㄕㄨ ㄓㄚˊ
    1. 书信。唐.李白〈苏武〉诗:「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近书函,书柬,书信

    近义词:书函

    解释

    书函 shūhán

    (1) [letter]∶书信

    书函往来

    (2) [slipcover]∶书套

    -----------------国语辞典书函shū hán ㄕㄨ ㄏㄢˊ
    1. 书信的封套,引申为书信。《续汉书志.第七.祭祀志上》:「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近书牍,书柬,书简,书信,书札

    近义词:文牍

    解释

    文牍 wéndú

    (1)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

    (2) [secretary]∶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国语辞典文牍wén dúㄨㄣˊ ㄉㄨˊ
    1. 公文书札的总称。《宋史.卷三五七.梅执礼传》:「比部职勾稽财货,文牍山委率不暇经目。」近尺书,文书

    2. 俗称担任文书工作的人。

    近义词:函件

    信件。

    近义词:散文

    1.文采焕发。
    2.犹行文。

    “书信”基本解释

    解释

    书信 shūxìn

    [letter] 信

    常有书信往来

    -----------------国语辞典书信shū xìn ㄕㄨ ㄒㄧㄣˋ
    1. 往来通问的信件。《三国演义.第三○回》:「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近翰札,简牍,信件,信札,尺牍,尺素,书牍,书函,书翰,书柬,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