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剑

拼音
kǒu mì fù jiàn
注音
ㄎㄡˇ ㄇㄧˋ ㄈㄨˋ ㄐㄧㄢˋ
简拼
kmfj

近义词:佛口蛇心

佛口蛇心

【解释】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示例】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近义词】口蜜腹剑

【语法】联合式;作补语、定语;比喻嘴甜心毒

近义词: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示例】旋复下一通令,洋洋洒洒,约一二千言,小子因他~,不愿详录。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

【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示例】俺哥哥原来是~,不是好人了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近义词】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反义词】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阳奉阴违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近义词:嘴甜心苦

嘴甜心苦

【解释】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全占了。”

【近义词】口蜜腹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甜言蜜语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近义词:心口不一

心口不一

【解释】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二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示例】我竟失态到这地步,但我仍然~的。 ◎俞天白《危栏》

近义词:绵里藏针

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近义词:两面三刀

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近义词: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口蜜腹剑”基本解释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